629年历史
据考证,临潭县元宵节万人扯绳活动源于明初的军中“教战”活动,是一种训练士兵体力的游戏,已有629年的历史。除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断十年外,一直传承至今,今年为第619届。传统的扯绳活动,在每年正月十四、十五、十六晚上举行,每晚三局,三晚九局,有近十万人次参加。
王廷忠称,县城附近的大部分人都说,他们的老家在南京应天府储丝巷,意在证明,扯绳活动源于江淮一带。
据《明太祖实录》记载:“洪武十二年(公元1379年)春正月,洮州(临潭旧称)十八族番叛,命沐英移兵讨之,英军至洮州旧城。”据记载:“英部将士之中多为江淮人。”后来明朝实行屯田戍边,许多人落户于洮州,扯绳之俗遂由军中转到民间,延续至今。
临潭县委宣传部长陈玉兰说,群众最初把扯绳作为“以占年岁丰歉”的象征,鼓励大家多参加,“把好运扯过来”,反映了各族群众渴望丰衣足食、国泰民安、民族团结、安居乐业的愿望。
陈玉兰说,去年的元宵节万人扯绳活动由县委县政府主办,阵容最大,参赛者也最多,超过了15万人。她去年刚调到临潭,现场看到群众的热情,和县上其他领导一样,情不自禁地就加入到扯绳的队伍中去了。今年县领导都到州里开会去了,否则也会参加的。
县委办公室秘书鲜荣说,他生在临潭,长在临潭,年年都要参加扯绳,似乎每年都在等着这几天的到来。临潭电视台记者孟玉霞也说,她7岁那年全家迁到临潭,以后也是年年扯,“即使是采访摄像也要上阵,实在忍不住。”
陈玉兰说,2000年,央视一套《中华民族》栏目报道了临潭万人扯绳活动,2001年7月,该活动被载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。
今年的活动由城关镇主办,规模虽然有些小,但主旨没有改变。“万人扯绳活动象征临潭各族人民团结一心,祈平安,庆丰年,极富有地方传统和民族特色。”陈玉兰说。